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態 |
IMF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6%!中國增速上調至8.4% |
4月6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了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1年和2022年全球GDP增速分別為6%和4.4%, 比IMF今年初的預測分別高出0.5個和0.2個百分點。這是1970年代以來前所未見的增幅,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以美國為主的應對新冠疫情的空前規模公共支出。 全球范圍內疫苗接種的快速推進,是本次IMF上調全球GDP增速預測的主要原因。 IMF在本次展望中預計,2021年和2022年美國GDP增速分別為6.4%和3.5%,較年初的預測分別提升1.3和1個百分點。 中國方面,雖然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給出的GDP增速目標為6%以上,但市場普遍預期今年中國經濟增速有望達到8%以上。IMF本次將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速預期上調至8.4%,較1月的預測提高了0.3個百分點。
IMF預測全球經濟將增長6%
IMF預測美國經濟增速將增長6.4%
IMF預測中國經濟增速將增長8.4%
在IMF看來,支撐中國高經濟增速的因素包括有效的疫情遏制措施、強有力的公共投資應對措施以及中國央行給予流動性支持。
IMF預計澳洲經濟今年增長4.5%,失業率或小幅上升
澳洲經濟2022年的預計增幅為2.8%。 然而,就澳洲就業市場而言,IMF似乎沒有澳洲政府樂觀。IMF預計,澳洲失業率將從目前的5.8%上升至年底的6%,而澳洲政府認為澳洲失業率未來幾個月將在目前的位置徘徊。
IMF預測2021年發達經濟體GDP將增長5.1%
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GDP將增長6.7%
歐元區將增長4.4%,英國是歐洲最強增長體
英國是歐洲COVID-19死亡人數最高的國家,去年其經濟萎縮了近10%,是除西班牙以外該地區主要經濟體中表現最差的國家。 但是它的冠狀病毒疫苗接種計劃比幾乎所有其他國家都快。英國幾乎有一半的人第一次接種疫苗,而德國和法國則不到15%。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說,英國和歐元區從COVID的經濟打擊中恢復所需的時間要比美國或日本長,而美國和日本都有望在今年恢復到危機前的產出水平。
英國經濟的0.8個百分點的升幅強于德國和法國的0.1個百分點和0.3個百分點的增幅,但掙扎中的意大利的增幅不足1.2個百分點。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研究部副主任佩蒂亞·科韋亞·布魯克斯表示,財政部長Rishi Sunak上個月宣布的新一輪緊急開支和減稅措施,僅占英國2021年經濟增長預期的一半以下。 Rishi Sunak在回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時表示,疫苗的推出和對經濟的限制的解除意味著“有樂觀的理由,我們為未來的美好時光鋪平了道路。”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稱,英國將是明年歐洲主要經濟體中增長最強勁的一個國家。
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不包括中國)2020年至2022年的累計人均收入損失相當于2019年人均GDP的20%, 這將導致減貧進展出現倒退,極度貧困人口2020年預計將增加9500萬,而營養不良人口將增加8000萬。 IMF強調,雖然全球經濟增長前景有所改善,但仍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未來的經濟走勢取決于疫情的演變路徑、應對措施是否有效、融資環境和大宗商品價格的變化、經濟調整能力,等等。
這些因素的發展變化及其與各國具體情況的相互作用,將決定各國經濟復蘇的步伐以及危機對經濟造成長期創傷的程度。這場危機在許多方面都是獨特的。 在一些國家,由于政府提供了政策支持,且人們缺少支出機會,導致儲蓄大幅增加,一旦不確定性消退,這些儲蓄可能被迅速釋放出來。 與此同時,由于許多企業和家庭的資產負債表惡化,加之延期償還貸款的政策到期失效,因此尚不清楚這些儲蓄中將有多少會用于支出。 資料來源:外市場、進出口經理人 |
【頂部】 【關閉】 |